上半年,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.43%,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96.4%,全国平均光伏发电利用率97.9%,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0.07、0.3、0.07个百分点。
在这一对策下,今年上半年隆基出货量并未受到影响,报告期间内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38.36GW,其中对外销售18.76GW,同比增长36.48%,自用19.60GW;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17.01GW,其中对外销售16.60GW,同比增长152.40%,自用0.41GW,组件收入占比由2020年上半年的57%提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67%。报告期内电池生产效率和转换效率持续提升,电池和组件非硅成本持续下降。
在上游涨价的不利因素下,隆基进一步增加了研发投入,通过技术进步和精益管理提升生产效率。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组建了超过1,1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,累计获得各类专利1,196项,2021上半年研发投入16.14亿元,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.60%。在公布半年报的消息刺激下,隆基今日股价大涨7.15%,收盘报97.30元,再度创下股价新高,总市值达到5266.80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,隆基毛利率也出现了一定下滑。今年上半年,隆基继续保持稳健经营,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结构,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降至55.18%,较2020年末下降了4.20%
此外,结合TB-eCloud云平台实现电站的全数字化智能运维,运维效率提升50%,度电成本降低2%,更加高效、便捷、智能地实现电站精细化、集团化、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。可以预期的是,在智能光伏电站标杆效应下,丰城光伏产业必将按下快进键,粮仓、煤海之外,光伏或将成为金丰城的下个闪光标签。目前市场上还有IBC、TOPcon、HJT等电池技术路线。
因为同样的设备,210和182的产能差了20%。就在今年4月,该公司董事长陈刚承诺,将在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不低于5000万元的股票。现在的硅片寡头在垄断率上有所降低。硅片厂商中环股份在今年2月也表示,也愿意逐步推动160~170m厚度的单晶硅片应用,共同应对供应链端的变化。
该研发费用的同比增幅与公司营收85.88%的营收增幅保持了一致性,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保持先进技术的创新能力。截至目前,该公司的大尺寸电池所使用的硅片厚度,已由最初的180m下降至目前的165-170m;166mm尺寸电池使用的硅片厚度,已由最初的175m下降至目前的160-165m。
最近情况有很大好转,至少是月度定价恢复,那么电池厂商对价格的判断和接单、给客户报价都有诚信,整个市场商业化运作在逐步恢复。N型ABC电池最高转换效率高达26%2021 年上半年,爱旭股份的研发费用为2.59亿元,同比增长85.16%。但是光伏需求的不断提升,随之而来的对银的需求也有提升,但是银的总量又不会改变。工业用银已经占到整个银产出的50%,非工业用银如纪念币、首饰等占50%,这部分需求不会消失。
陈刚表示,经历了上半年的供应链短缺,爱旭通过艰苦努力,供应链的连续性、供应链的竞争力都得到了很大改善。以前寡头公司的占比为70%,现在在50%甚至更低一些。比如电池可以用柔软、变形的塑胶材料封装。爱旭透露,截至目前,本次募投项目的土地均已完成招拍挂手续,正在做开工准备,相关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,即将开工建设。
只有不断在质量和利润方面达到更多的基本平衡,才可能创造更好的企业资本性和实质性价值,从而取得立竿见影的真正成效。该新电池的优势众多,包括发电、美观以及薄型化。
爱旭的产能是可同时做210和182,目前还是集中做182。下半年,大尺寸的硅片和电池会不会出现结构性紧缺?陈刚认为,下半年三、四季度是传统旺季,今年看来也是如此。
陈刚也强调,整个太阳能的前途是取决于非银。预计将在 2022 年中期投产,届时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,增强公司在新一代 N 型高效电池方面的竞争力,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产品需求。所以全年的销量预计20-24GW之间。因为减薄硅片不仅可以帮助到电池厂商降本,而且也可减轻硅片等因多晶硅涨价而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。截至二季度末,总计拥有48家硅片供应商,前三大硅片供应商的金额占比快速下降至60.43%,相比一季度的80.74%有明显分散。转换效率的提升基本接近瓶颈,进一步增效的空间有限。
而为了继续推动企业在N型电池领域的发展落地,近期公司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,拟募资35亿元,投资建设广东珠海6.5GW和浙江义乌的2GW新世代 N 型电池产能以及补充流动资金。导致电池厂商在硅片供应不足的情形之下,产能利用率降低,产销量不足、生产成本也有所增加。
ABC如果采取用银技术,效率约为26%左右,成本相对较高;非银效率25%左右,量产平均效率有望达25.5%,良率达95%以上。两地的大型产能项目,均采用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 N 型 ABC 电池技术,预计量产线平均转换效率可达到 25.5%,未来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。
今年6月,上海 SNEC 展会上,爱旭股份正式推出了新一代 N 型 ABC 电池产品。今年二季度,大量电池厂商遭遇了上游价格暴涨、原材料短缺的双重暂时性难题。
新产能的建设,是推动爱旭股份业绩提升、稳健获得更好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。其中义乌三期项目基本实现投产,预计未来义乌总产能将达到50GW;天津一期和二期分别为3.8GW和5.4GW,已经投产。上半年企业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上升,多个地区的电池扩建平稳进行中,公司也在不断扩大硅片的朋友圈、以求未来充分获得上游供应链的多线保障。目前的可见事实是,今年166的需求较好,但到11月、12月其间,166需求将会有更大幅度的下滑,182和210将占据主流市场,且供不应求。
供应链的改善,也会对整个爱旭盈利的改善起到很大作用。目前爱旭的ABC电池除去实验室进展,正在建设300MW的量产ABC电池实验线,同时为了推广ABC电池,公司同步研发了与ABC电池有关的约500MW组件技术线,正同步建设中,预计年底投产。
截至6月底,陈刚的持股数是6.54755亿,增持后,比之前增加506.4522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 0.25%,累计增持金额为 5809.35 万元。包括硅片供应、电池组件等,都会相比以往更有节制,行业整体乐观向上。
同时,整个硅片产能在近几个月到年都提升很快,高景、上机、双良等都开起来了。首先,爱旭股份大幅增加了供应商的数量。
义乌和珠海等两地项目,将采用爱旭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新一代的ABC技术,量产的平均转换效率在25.5%,未来还会有继续提升的可能。保持与上游供应商的中长期合作,不断开发新的供应链体系,从而让企业无论是从渠道、还是产品品质和成本方面都拥有更强和壁垒式的优势,这对于电池产品的下一阶段业务稳定性带来了更多的确定性。与ABC有关的电池产能预计是52GW。而且有段时间硅片采取的是周定价,每天都在涨价,造成公司和下游的商务条件不断更改,电池厂商不敢接单,从而促使企业变相地让产能无法延续。
到目前,两个项目的土地都已经达到了相继的手续,土地平整工作也已经完成了,即将开工建设,预计在2022年中期投产。而就成本本身来说,210比182低,182比166更低。
公司会依托新电池产品,逐步成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,这是爱旭的重大进步。截至6月30日,该公司申请专利近1100项,取得授权专利626项,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89 项。
1到6月,我国多晶硅、硅片和电池的产量增幅分别是16.1%、40%、56.6%。初步测算结论是:电池效率提升10%,应用终端可以提升1%,会有0.4元的增益出来。